事实上,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政府单位对信息化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信息化已经开始从最初的建设阶段走向了广泛应用阶段。曾经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应用而构建的一个个独立系统,现在已经制约了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也阻碍着系统效率的提高。如何消除这些信息孤岛,使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彼此间的关联、整合、协同和互动,正在一次次地考验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这正为那些基于soa中间件或平台厂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而区别于soa所推崇的以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业务需求的做法,国内的大部分bpm中间件及平台厂商则更多的是以业务为核心,以业务领域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对bpm应用或平台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厂商力求通过逐步增强系统的集成能力并实现较为丰富连通性,最终达到缩短业务交付周期同时增强综合竞争力的目的。使系统更加地基于组件化、服务化, 并且朝着soa的方向前行, 最终实现soa与bpm的完美融合。可以说,在soa落地后,bpm可能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业界人士表示,“在soa战略部署bpm来改进业务流程的威力在于它有可能让一直处于追随地位的企业成为行业领导着,并且保证它们持续的成功。不过,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保证业务流程与具体的信息技术和应用无关,保证集成技术与实现流程的应用和资源无关,否则,流程逻辑很可能是基于某一个专门的技平台硬编码而成,如果是这样的话,将来需要修改的时候就会非常昂贵,从而导致整个bpm的最终目的落空。”因此,在业务流程在soa架构中实现之前,需要对它们进行建模,这一点现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bpm需要越来越强烈的今天。但这里首先需要理解bpm不仅是一门管理的学科,还是一个技术平台,而且在一个比较大型的bpm项目中,建模一个辅助但非常关键的步骤。
作为一门管理的学科,bpm一改过去认为经营活动就是一些分散的业务组织、各种系统和指标的观点,bpm认为,经营活动是一些与高层经营目标密切联系的超越具体功能的流程。作为一种技术平台,bpm提供了一组软件工具用来进行性能优化,让那些抽象的性能指标具体化,把它们与流程数据联系起来,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流程活动的监控,并提供一个可以灵活地进行性能改进的平台。bpm最迷人的地方在于,bpm能通过利用或重用企业现有的技术投资给企业提供更高的灵活性。一旦企业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就能更好地理解建模是如何帮助管理,以及bpm通过soa实现企业更好的经营。
让企业充分认识bpm在soa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bpm对于soa的重要程度正如在soa中部署业务流程之前需要对业务流程建模一样,因为bpm能让企业从以前通过硬编码实现流程的自动化中解脱出来,从而给企业更大的灵活性,而这种灵活性正是现代企业所必须的。bpm的另一个好处是,不用硬编码以后,企业能实现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而且能非常容易地在整个企业内部共享。
其实,随着企业开始注意到soa给企业经营带来好处, 它们也正在意识到建模是soa成功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这主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建模帮助企业在流程实现之前将内部的流程与企业的战略和目标结合起来。更具体来说,建模有助于企业可视化地理解和记录业务流程,这对于缩小目前在企业的业务部门与it部门之间对业务理解的差异非常有帮助。因为业务流程是定义好的一组为了完成某一任务的活动,而建模能在流程部署之前确保最佳实践能被纪录下来,并在整个企业内部进行交流。“例如,业务分析师能通过建模定义不同的场景,分别对应不同的资源位置、在整个决策过程的不同决策点时的假设和其他的参数,来看看哪一个情形成本最低、平均周转时间最快、最不可能违背服务级别协议或者符合其他的约束条件。此外,这种模拟还有助于在真正部署前对新的流程进行分析,揭示流程中的瓶颈,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