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国家政策性支持,逐步理顺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能源电力企业建设主体性作用,必将使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为我国能源现代化转型及建设能源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加快建成现代能源强国是先决条件。当前,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深入推进,正从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传统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转型。如何尽快实现能源体系的现代化转型,必然要从安全性、经济性、可持续性、清洁低碳四个维度进行考量,更要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
为提高我国能源系统效率,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合理需求,带动有效投资,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2016年7月出台《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的部署,国家能源局于2017年1月发布了《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的通知》(简称《通知》),公布了首批“十三五”期间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项目。自此,在国家政策及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级示范工程建设拉开了大幕。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鼓励下,2017年业内掀起了建设多能互补示范工程项目的热潮,尤其是大量民营资本纷纷涌入,为多能互补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在首批入选的23个国家级示范项目中,由新奥、协鑫等知名民营新能源企业投资建设的就有10个。不久,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17年5月又公布了28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名单。新能源微电网实质上是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的升级版,它把其中的化石能源部分去掉,即由风、光、生物质及储能设施组成局域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集成系统。
多能互补打破了单一的能源供应模式,为用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从而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同时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的用能方式,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大力发展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既是深入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题中之义,也是破解我国能源电力发展中弃风弃光弃水等现实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多能互补是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点
加快能源转型,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从全球看,德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先行者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领跑者。据有关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总用电量中的比例已达32.5%,其中风电占44%,光伏占20%,生物质能占26%,传统的水电仅占10%。2015年德国风光装机占比超过40%,而弃风弃光比率仅为1%,其能源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前不久,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德国能源转型的专题报告会上,德国前能源署署长史蒂芬˙科勒先生提出,提高能效、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更有效地发挥现有化石能源的桥梁作用是实现能源转型的三大支柱。他认为,德国自2000年提出“能源转型”以来,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完善能源网络建设,为德国能源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一种能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高效方式——多能互补逐步引起了我国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重视。多能互补是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采取多种能源互相补充,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合理保护和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同时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的用能方式。其包含了多种能源形式,构成丰富的供能结构体系,且多种能源之间互相补充和梯级利用,是构建现代综合能源体系的重要支点之一。
我国能源资源中心和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能源电力生产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了我国能源电力生产与消费依然存在效率不高、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压力渐增以及弃光弃风弃水现象频发等诸多矛盾。如何应对能源电力系统面临的多重挑战,中电联行环部副主任、资深电力专家薛静曾撰文指出,应大力推动多种能源协同、清洁发展,集中与分布式能源并举,供应与消费集成,公共电网与终端微电网、局域电网相互支持,发电与用户需求双向响应,共同构建一个现代能源电力系统。这也应该是“十三五”能源电力发展的首要任务,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一致,并引导好社会企业各界去实施落地。
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项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主要有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互补和协同供应。目前,我国能源的终端消费主要包括冷、热、电、汽这四种能源产品。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以及新型城市里,如果把这些能源需求统筹考虑、协同利用,必将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按照《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改造的比例达到3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分别是200、1300、15000多个,存量巨大,这些区域又都是当地的用能聚集中心和用电负荷中心,将成为未来用能用电的主要增长点。据同济大学课题组对广州一个冷热电多能互补工业园的研究分析,经过互动削减后的负荷均满足削峰指标要求,同时达到了总调度费用最小化的目标。经计算,该工业园区基于多能互补的多方互动机制和优化调度方法使互动总成本降低了15%,也就是说提高了15%的能效。若全国各类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全部改造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据此推算,其所产生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另一类是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这类项目建在风光资源富集的“三北”地区和水电资源富集的西南地区,在这些集中式能源外送基地中,实施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调整风电和光伏的波动性,为系统提供相对稳定可靠的电源,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外送消纳,从而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按照《意见》要求,到2020年,国家级示范工程弃风率控制在5%以内,弃光率控制在3%。
《通知》公布近一年后,记者通过现场调研及电话采访的方式,了解到多能互补国家级示范项目中建设进度快的已经全部建成正等待接受验收,进度最慢的也已经工程过半。这些工程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已远远超出其自身的功效,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系统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提供商,开创我国能源电力系统的一种全新的新业态,必将有力推动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