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应用到许多领域,如护照、交通运输、产品追踪、汽车以及动物识别等。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由于rfid标签芯片及其控制器要求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特性,目前定义rfid产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的频率范围内的符合不同标准的不同的产品,而且不同频段的rfid产品会有不同的特性。其中感应器有无源和有源两种方式,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符合iso18000-6b协议,并满足低成本、低功耗要求的高频rfid标签芯片数字基带处理器的设计。
1 数字系统结构图
根据iso18000-6b协议,从阅读器到应答器的数据传送通过对载波的幅度调制(ask)完成,数据编码为通过生成脉冲创建的曼彻斯特码编码,速率为40 kb/s;标签返回给阅读器的数据通过fm0编码调制后发送至模拟前端,经由天线发送至阅读器。
所设计的数字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对前向链路解调输出信号进行曼彻斯特码解码,给出解码输出时钟,解析出再同步信号;(2)对解码出的数据进行crc校验,确认数据传输和标签解调的正确性,并且同时对解码输出数据进行串并转换,以及解析出正确的命令;(3)根据 iso18000-6b协议的全部功能要求对接收的指令进行正确处理;(4)根据协议的要求对存储器进行正确读写操作;(5)对处理完毕的数据进行组织,生成crc校验码;(6)对回送数据进行fmo编码,回送给射频模拟前端进行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