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企业网d1net、信众智cio智力共享平台和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共同主办的2021cioc全国cio大会在成都召开。作为目前国内甲方信息高管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交流平台,2021cioc全国cio大会以“产业数字化升级转型”为主题,分享交流cio在工作中的经验,探讨数字化升级转型如何提质增效,数字化手段如何助力产品研发、营销、物流、服务等环节,以及云计算、大数据、ai(含rpa)、数据治理、信息安全、远程协作、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柔性供应链、数字化时代的领导力与创新力、cio职业发展等相关话题。大会同期评选和颁发“2021全国优秀cio个人奖”。
以下是现场速记。
程振林:尊敬的2021全国cio大会现场和线上的所有嘉宾和伙伴们,非常的抱歉!原来老范跟我约好了时间,但是我上个星期接了通知,3、4日有非常重要的会议安排,所以无法亲临现场了,所以无法和大家在现场和大家团聚。我就和老范商量,换一种方式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想法和做法,也同时跟我们的伙伴们有更好的交流的机会。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和报告的题目是对数字化转型若干的体会,我会就着信息化的实践和一些感悟,在准备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也做了一些思考。给我们伙伴们分享什么东西?是技术、项目、架构吗?还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但后来我还是认真的掂量了一下,还是就我们发展的历程和遇到一些问题最后形成的思考,给大家做一些交流。
做信息科技条线、数字科技条线,cio的伙伴们都还是不容易的。就像长征路上大家走到一起非常不容易,而且今天这个会议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把大家聚到一起。由于没能现场参会,向各位确实要抱歉一下,同时我也把我个人的微信号放在我们的片子里面,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一起多做交流,我也会在片子最后一页再重新播放一下这个微信号,争取与大家有更好的交流!
说起数字化转型,我觉得普遍的存在两个情况:一个是说大家普遍做的没有想的好。别人家做的似乎都比自己家做得好。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在不同侧面上有不同的说法。到底每一家要怎么做?要说清楚大家形成共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对数字化转型若干体会,其实在过程当中有一些思考、实践包括反思。
我下面汇报的内容,一方面介绍一下我们企业的数字科技怎么发展起来的以及我们的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最近思考和实践过程当中的总结。
关于信息化在座很多人也不一定那么了解,信息化以农牧食品为主的企业,目前也是中国肉蛋两个供应商,每年禽加工能力也是中国第一,去年年收入超过2100亿,今年应该会进世界500强。到明年我们就是40年了,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我们的以农牧为主的一些大的板块,在这里我不一一赘述了。
包括农牧行业在内,我们现在目前每一个行业万事万物都被数字化的浪潮所席卷,做我们这个行当的人尤其感受更明显。但是相对于我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而言,大家在应用数字科技尤其互联网科技进程当中,其实发展是不同步、不一致的。
农牧也包括农业、林业、畜牧、渔业等等,它的数字科技的渗透程度和互联网程度,其实是相对来说滞后一些的。相比我们的制造业,尤其相对于凯发在线的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相对来说我们渗透的水平、发展的程度、广度、深度其实农牧产业相对来说还是滞后一些。当然这些年一直在不断的改变,形成这个的原因跟农牧行业本身自身的特点,包括它的产出物的特点,我们说的农富产品包括生鲜运输半径限制,天然不适应全网流通、品控难度、生鲜损耗都是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的,不能说这个行业的人不努力,而是行业特点。近些年随着互联网不断加入,本身也在发生很多的变化。
我们数字化有一个清晰的特点它伴随信息化手段逐步发展起来的,信息化从88年做饲料,饲料本身就是一与上游的主作物的生产,主作物供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开始跟数字化的生产基地,一直是我们在注意去加强的内容。因为它对我们节奏、品质、数量都有很大的关系。
随后信息化开始养牛、养猪,开始有了我们的奶业、乳业和我们的猪战略。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工厂,就是厂域,因为毕竟要把东西加工出来。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往食品方面延伸,希望我们产业链延伸更好触达消费者
我们97年、98年随着城镇化也开始了城镇化过程是田园文旅过程。我们做的东西要更好触达用户,更好做分销,所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和体系,覆盖全国各种干线和冷链物流的网络。
信息化在这么多年发展过程里面,发现在整个农牧产业里是核心企业。对上游、下游天然会形成供应链的关系,供应链金融的关系。同时在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以后,我们也加大对美丽乡村的投入,形成了这方面的凯发在线的解决方案。
其实新希望整个产业的布局就是顺着信息化产业延展近40年不断深挖出来的,在这个过程里面从农业生产数字化基地、农业装备、智慧畜牧、智慧牧场、智慧水厂、厂域物联、冷链物流等慢慢形成自己的智慧方案。在互联网 治理里面我们跟腾讯合资成立了一个公司,我们在冷链领域也有覆盖全国冷链运输网络作为生鲜基础设施的独角兽企业,我们有基于大数据做风控的金融科技企业。当然在猪场、牧场等领域也有自己的储备,不逐一解释,感兴趣小伙伴可以就具体项目和细分领域做更深入的交流。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里面,我们的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慧环境、智慧社区、智慧冷链、普惠金融、新零售、数字治理以及我们通过投资的方式所布局的智慧医疗和产业基建就形成了新希望在数字科技这边我们看到的今天的布局和事业。
新希望基于新基建的概念,但其实在农业领域尤其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正面临一场新基建。从目前的小康到健康,大家更追求品质的过程当中,其实这面临着新基建。我们做的冷链物流,用冷链物流的仓储、配送、网络 科技的方式,在农业领域做的这件事情其实也是农产品领域流通的一场新基建。这个就是目前新希望所延展出来的数字科技的布局。
所以新希望在讲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我刚才的解释大家就能理解信息化是这么来做数字科技的,这么去深挖出数字科技的,已经做了哪些布局?我希望给小伙伴们做这样的报告。
我们这几年发展数字科技有几个体会:
第一.数字科技与新希望40年形成的产业底座是dna两个螺旋,是不断迭代上升。同时也有共同基因的双胞胎,也是互相帮扶的命运共同体。
只要是我们的数字科技真正和产业密切结合的,像我刚才讲到的我们的工厂、我们的农业、我们的冷链、我们的金融科技,尤其在三农领域的供应链金融等等,我们数字科技真正和产业密切结合,我们就能具备相比一般it公司独特的竞争优势。凡是产业板块里真用数字科技的,也都能在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我们过去五年数字化发展留下的基本经验。
我们现在面对着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痛点,我再列举一些痛点。包括中小企业缺订单、餐饮企业低价或者优价采购的需求、我们三农主体的产销对接难题等等,我们针对这些行业痛点所衍生出来的数字科技的延伸,往往也都做的会比较成功或者比较有生命力。所以我们在我们的数字科技条线一直讲产业成长的烦恼伴随着数科生长的机会,我们产业40年所培育的底座馈赠给我们的就是数科发育的土壤,这也是我们基本经验和体会。
下面第二部分汇报我们在做数字化转型里几个体会:
前两天我在飞机上的时候,我也在想,报告里给大家总结汇报什么东西?我大概总结了几句话:
价值和值价、焦虑和焦点、有心和有数、架构与构架,体检和检体的关系。我来逐一和伙伴们报告我们的体会和思考。
价值和值价,其实对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大家表面上都认为它非常有价值,但涉及到真正的投入,涉及到我们的定力、战略、决心的时候往往会变得不同,甚至我们在每一个立项过程里都问它值不值这个价钱,在真正商业决策里这个无可厚非,但是背后也突出一个问题,大家在内心里到底怎么看待数字化转型。我们听过很多数字化转型所谓成功的故事、英雄的事迹,但是其实在转型的过程里面,逝世的人比存活下来的英雄多得多,这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世界上也没有童话。
在这一点我们怎么理解?怎么认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和它的真正产生的效益或者值价这个事情?我们认为有两点:
第一.商业和科技要从相对分立到翻一本字典。
第二.从注重单维度产出到重视能力体系建设。
这个是业务和it达成共识里两个的基本经验。
第一我们跟业务讨论很多数字化转型过程的时候,其实大家往往好像说起来的差异很大,但其实如果我们从经营、运营和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翻一本字典,我一直要求我们小伙伴要有业务、商业、经营思维,要有换位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内部更好的达成共识。
我觉得我们有时达成共识比做成一个项目要难、要根本、要基础、要关键。
另外一个我们在做数字化转型价值的时候,我们往往注重所谓的系统建设,大家后来又慢慢注重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相关的建设,但其实我们在转型过程里面更多还要看到数字化转型与商业创新和利益安排的关系,与形成数据资产的关系,与我们团队能力建设的关系,与数字化信念的关系,与数字化领导官关系。如果我们数字化转型里面在水平面以下部分做得更多,打实得更牢,这本身也是价值。
以上是价值与值价我们的一些认知。
再讲焦虑和焦点。尤其是传统企业在面临今天数字化浪潮里面我们是焦虑的,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客观上要承认,焦虑程度不同,但一定是焦虑的。但我们更要有焦点,如果我们没有焦点,焦虑就会对我们形成伤害。怎么聚焦?必须要挖掘卓越运营的关键场景。有时候数字化转型,我们不仅仅是建设某个系统,而更多是聚焦在运营场景里面去做商业逻辑的优化、业务价值的提升和整个商业与it并行治理的体系的落地。
我估计我说这个话可能在座下面很多小伙伴都非常的有感触,但确实也是这样的,就是要去在我们焦虑当中找到我们卓越运营的焦点来做这个事情。
我们这种焦虑好像我们自己病了或者不够健康,但是我们病了就得吃药,我们以往觉得建设某个系统好像就在吃药,但是我们确实不能忘了药不能当饭吃。什么是药?就是信息化建设某个系统或者项目就是药,但什么是饭?业务、商业逻辑和商业价值是饭。
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二部分。
第三点是有心和有数。我们要不断用心去琢磨商业逻辑的创新,我们也希望我们业务部门跟我们一起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更多的去琢磨这个事儿,首先要有心,有心基础上我们再有数,再用数字科技手段去将业务上流程的梳理和精神上的洞察,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加以固化和优化。所以流程的再造和创新它的难度和重要性,高于信息系统本身的互联互通性。尽管我们有时看信息系统架构,我们常讲信息架构、数据架构、基础架构包括互联互通它好像很难,但其实业务上是更难的。
我们有心和有数,我们大家都在建设很多应用系统,都在做数字化转型。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很多凯发在线的解决方案也好、应用系统也好看起来长得大家都差不多,你有的系统我们家也有这个系统,但其实有没有有心的去做、用心的去做?其实差异还是很大的,我不再一一举例子。
前两天我在首都国际机场看到一个东西很有意思,我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是很能说明当时我心里的一个体会。
男伙伴们经常在厕所里面看到这么一句话,如果把它比喻成我们所提供的凯发在线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对业务提供的一种凯发在线的解决方案,我们发现这种凯发在线的解决方案就没有用心,所以我们会发现它的效果很差。而我们在机场看到了这样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业务上有洞察,用心了,用自己用心的凯发在线的解决方案,用心的设计去解决问题,这样取得的效果就完全不同的。我说要打强bit专班,这个b是业务,it是信息科技。
第四部分是架构与构架。我们做it的人大家都不陌生所谓的架构,架构非常的重要,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集团性企业治理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架构的梳理和逐步的深化确实非常关键,但是其中越是我们在甲方工作的cio往往会发现我们经常在做一些下雨天修房子、高速路上换轮胎的工作。不是我们设想的每一幅美好的蓝图和场景都能非常顺利的实现,所以我们构架的能力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在下雨天修房子、高速路上换轮胎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就像美国鬼子有个总统讲过的一句话就是做一个计划和时时刻刻应对新的场景做出的这种变化,到底哪个更重要?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应对变化往往显得尤为可贵。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演进过程里面最终要创造出革命的效果,那就得心中要胸怀架构,在脚底下行动的还是要构架。
就像原来做it的人,马丁大叔曾经讲敏捷宣言的话,就是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工作的软件高于详见的文档,客户的合作高于合同的变化,响应变化高于计划。这里没有在讲架构和构架,但它反应出一个观点,我们要在架构与构架之间取得一个更好的平衡。
接下来分享的第五点就是所谓的体检和检体,我把它比喻成我们貌似在做体检。就像一个人一样,我们希望一个人健康高质量的生活,但是我们怎么做到?我们只能定期体检,我们更加关注离散性指标性结果,而没有关注健康管理持续性的过程。其实我们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以前也面临这个问题,我们去看一个离散性的结果,没有关注持续的进程,所以我们现在要更多的从关注这种离散性结果到关注持续性的结果。从管理到生产过程中本身数字化,从粗颗粒度到去追求拥有更细颗粒度的数据。无论空间、范围、以及精度上都更加细颗粒度就像我们的检体。以前说健康时大家会做体检,现在会戴手表,它的数据更加精准、连续、更加具体个性化,这整个也是我们今天在从过往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过程里面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讲到数据和信息,但是我们今天不得不承认它的重要性。就是没有数,我们所有的业务决策就没有根据,真的是无数则无据。同时如果没有信没有我们的数据,没有信息,我们业务上的脉搏、气息就会变弱,就会变得没有那么有活力,这个确实特别重要。
我们一直在回答数据和企业到底是什么关系?数据边界定义了企业边界。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小伙伴都能特别深刻的理解,我们现在也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
第一.我们原来坐出租车,出租车司机原来会听广播,但现在出租车司机看滴滴,听滴滴。滴滴的数据其实就决定了这个公司的业务边界,某种意义上也吞没了其他公司凯发在线的业务范围。因为它拥有了出行的数据,所以它延展了它整个业务的边界,延展了整个企业的边界,但同样的金融领域也是,我们抛开最近的资本无序扩张不说,我们就讲很多人为什么能做金融?因为金融的核心是关于信用、风险与定价,当然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了关于信用、风险与定价的数据,它就可以做金融。
我们仔细回想起来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也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当我们知道一个店铺的经营者它的过往经营记录、它的信用情况甚至存货、交易量、顾客情况,我们就可以为它的金融的行为以及为它的金融服务做出风险的评估和定价。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凯发在线的业务范围延展到金融领域,明明我们做的是数据化、电商化,一旦拥有这个数据企业边界就在延展。
我们如何从肉蛋综合供应商变成未来我们吃这个行业的产业中台,变成食材供应一体化,变成吃这个行业的产业互联。我们也在想我们的数据从哪儿来?我们的业务从采购、生产、经营、销售如何更好的在线化?如何去拉深我们的企业边界,以更好的去创造我们的客户价值?这是我们一直在想的和做的。
这个是我刚才给大家报告的几个题目:所谓的价值与值价;焦虑与焦点;有心与有数;架构与构架;体检与检体的一些体会。
当然其实做数字化转型它是一个与业务同步生发、同步生长、同步成长的过程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其实就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是一个我们不断在定义自己要变成什么样子,并且拿出榔头去把自己打造成那样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非常艰辛,同时充满希望、期待、美好的过程,我们也希望跟我们的小伙伴们一起去为我们的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按照我刚才给大家承诺的,最后我也将我的微信在这里再展现一下。特别感谢老范带领我们会务团队,带领组织,给我们cio们创造更好的机会。我也希望我们借着这样的机会开展更多、更广泛线上、线下甚至一对多、一对一更好的交流。
我今天也非常遗憾没能现场跟大家交流,并且去形成更好的连接,所以非常、非常的遗憾,所以我在这里停留几秒钟,也希望将来跟大家有更多切磋、交流甚至是合作的机会,谢谢大家!
非常的希望我们大会能圆满成功,也希望我们每个小伙伴都能有自己的收获,谢谢大家!